西藏自治區(qū)黨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版權所有????藏ICP備18000039號-1????
藏公網(wǎng)安備 54010202000133號
右圖:1977年,李惠聰(左一)與他人在爺爺李狄三墓前合影。記者 章正 翻拍
李狄三后代檔案:
李狄三孫女李惠聰,1960年出生,無極縣醫(yī)院退休;
李狄三之孫李惠軍,1962年出生,無極縣財政局退休;
李狄三之孫李會田,無極縣里城道鄉(xiāng)里城道村黨支部副書記。
一支鋼筆贈兒子,是李狄三的遺愿,但鋼筆并沒送到李狄三兒子手中,而另一支鋼筆成了他家人的傳家寶。
李狄三的孫女李惠聰告訴記者:“整整12年,爺爺沒有回過一次家。”
隨著李狄三研究資料的公開,孫輩們也理解了,爺爺這位“硬漢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心底依然惦念著3000公里外的家人。
他給家人留下的遺言是:“金星”鋼筆一支,是南泥灣開荒時王震旅長發(fā)給我的獎品,如有可能請組織轉(zhuǎn)交給我的兒子五斗,還有條狐貍尾巴是日加木馬本送的,請轉(zhuǎn)交給我的母親。
這是一個共產(chǎn)黨人,留給家人的全部遺產(chǎn)。遺憾的是,這支鋼筆并沒能送到李狄三兒子的手中。
在后續(xù)部隊戰(zhàn)友轉(zhuǎn)送李狄三遺物的途中,突遭泥石流,所有物品,包括鋼筆在內(nèi)全部遺失。
還好,李狄三的戰(zhàn)友們一直記著這個遺愿。
進藏先遣連原副連長彭青云,把自己的一支“金星”鋼筆送給了李狄三的兒子,這亦是彭青云在南泥灣時獲得的獎品。
“這支鋼筆我們家一直珍藏著。”李狄三的孫子李惠軍說。李狄三的孫輩們了解爺爺,基本是從別人口中得知的,而非家人。
“奶奶不善言辭,幾乎沒有向我們說起過爺爺?shù)墓适隆?rdquo;李惠軍說。
這家人,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,樸實而又堅韌,沒有對組織提出過任何個人要求。
耿兵海與李狄三家人相熟,作為無極縣歷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,他查閱史料發(fā)現(xiàn),在整個抗日戰(zhàn)爭中,無極縣共有2970人參加八路軍,有1462名英烈血染疆場。還有470人參加賀龍的部隊,其中就包括李狄三。
來到河北無極縣,距離縣城不遠的里城道村,是李狄三的老家。
李狄三的出生日期,各方說法不一。其后人亦不太清楚,查閱史料推斷應該在1914年至1917年之間。
“我爺爺兄弟五個,他排行老二,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窮困。”李狄三的另一位孫子李會田說,他現(xiàn)在擔任著里城道村黨支部副書記。
可以確定的是,與很多無極縣的窮苦家庭一樣,李狄三家中的田地,一半種著棉花,一半種著糧食。
來到李狄三故居原址,李會田介紹說:“我爺爺之前就住在這里,以前是土坯房,我們80年代翻修成了磚房。”
“這里有一架爺爺當年用過的紡車。”他向記者介紹。
其中,一個不為人知的細節(jié)——李狄三擅長紡線和織布。據(jù)他家人回憶,由于冬天太冷,他只好在地窨子(地窖,與后來先遣連到達阿里所挖的地窩子很相似)紡線,里面雖然昏暗,但這里比家中更暖和。
日子清苦,李狄三靠著紡線織布換錢補貼家用,但寧靜的生活,很快被打破。
1937年“七七事變”發(fā)生后,無極縣的國民黨政權棄城南逃,日本侵略者到來,全縣民不聊生。
耿兵海介紹說,這期間,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大力宣傳抗日救國主張,積極推進抗日救亡運動。
那時,無極縣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句口號:有人出人,有錢出錢,有糧出糧,大家團結(jié)起來,打倒日本帝國主義!
1938年,李狄三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李惠聰說:“爺爺入黨之后,從事秘密工作,家人和鄰居都不了解具體情況,他也從來不和奶奶講。”
日軍占領了縣城,李狄三和其他共產(chǎn)黨員,活躍在當?shù)剞r(nóng)村,不斷進行抵抗。
1939年夏天,李狄三參加了賀龍的120師,離開家鄉(xiāng),在平漢鐵路以西的太行山堅持游擊戰(zhàn)。
李狄三是背著父母參軍的,走之前的晚上對妻子告別,囑咐她要好好照顧老人和孩子。妻子聽后淚流滿面,燈光下為上路的丈夫縫補衣服。天不亮,李狄三摸了摸睡熟的兒子,吻了一下兒子的面頰,對妻子說:“我走了,多保重,革命勝利后回家團聚……”
“這也是爺爺奶奶最后一次見面。”李惠聰說。
李狄三很愛學習,曾跟著村里的老人學會了吹笛子。入伍后,李狄三表現(xiàn)很突出,高高的個頭,能說會唱,是120師非常活躍的宣傳員。
后來,他被送往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,畢業(yè)后到359旅擔任排長、團民運股長、聯(lián)絡股長等職務。
在南泥灣大生產(chǎn)運動中,他被評為勞動模范和紡織能手。1946年,他隨西北軍西征,轉(zhuǎn)戰(zhàn)關中平原,參與打通河西走廊,翻越祁連山進軍新疆,再帶著先遣連入藏,把第一面五星紅旗插上了西藏。
兒子五斗也是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,1976年他去阿里地區(qū)給父親李狄三掃墓。李惠聰回憶:“父親回來后,問我愿不愿意去阿里工作?”
“愿意!”李惠聰回答。那時,她只知道阿里是一個偏遠的地方,爺爺在那里犧牲,其他,一無所知。
從老家出發(fā),經(jīng)轉(zhuǎn)烏魯木齊,再乘車到葉城,一路走了一個月,才到了爺爺?shù)哪贡埃罨萋斎滩蛔》怕暣罂蕖?/p>
“看著荒涼的高原,我就想,爺爺是一路騎馬、走路過來的,太不容易了。”她在阿里地區(qū)醫(yī)院工作了兩年,如今已經(jīng)退休。
“現(xiàn)在阿里怎么樣了?”她關切地問。
看著記者手機里的照片,她說:“阿里變化真大!”
從援藏到留藏,俞江是來自河北的一位阿里干部,他對先遣連歷史頗有研究,他說:“李狄三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優(yōu)秀的基層領導干部,他不僅具備豐富的戰(zhàn)斗經(jīng)驗,而且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。”
這支鋼筆的故事,還在延續(xù)。
“傳承長輩的精神,為國家作貢獻,這是我們的家風。”李狄三堂侄子李保忠說。